摘要:一说提盒,现今的年轻人可能已不知是何物了,一道渐渐远去的风景。对于我也只是停留在儿时的记忆“每次父母赶集回来都会把零食放在提盒里,然后挂在高处,防止我们一次吃完”,每次回忆都是满满的幸福。不过爱近代剧的朋友,会知道这其实有点类似现今果盘,凡是影视剧里一旦它出现,往往剧中的主人公都在招待亲朋好友。但这仅仅限于吃货们的了解。
一说提盒,现今的年轻人可能已不知是何物了,一道渐渐远去的风景。对于我也只是停留在儿时的记忆“每次父母赶集回来都会把零食放在提盒里,然后挂在高处,防止我们一次吃完”,每次回忆都是满满的幸福。不过爱近代剧的朋友,会知道这其实有点类似现今果盘,凡是影视剧里一旦它出现,往往剧中的主人公都在招待亲朋好友。但这仅仅限于吃货们的了解。
提盒,读音dǐ hé,最初就是为了吃货准备的。顾名思义,提盒就是可以提的盒子。据资料记载,这种便于运送物品的盒子,最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,到明代长方形提盒样式被固定下来,之所以被称为“提盒”,就是因为它用对称的提梁托着盒子。
毫无疑问,最早的提盒就是运送食物或小物件的。我国拥有历史悠久农耕文化,日出而作,日落而归,午饭时间基本上由家人使用提盒送饭,渐渐被广泛使用。再以后,带着“君子远庖厨”理念的宫廷或者官宦人家,也将提盒派上了用场,成了从厨房到饭堂这段小距离的运送用具,尤其宫廷中更为常见。从不缺乏智慧和手艺的古代工匠更是把这个小用具做得精巧美观,款式多样。
从春秋时期的带提梁有盖子的青铜器(考古发现),到后期型制相对固定的木制、竹制的正规意义上的提盒,是到了明代才被基本固定下来。提盒,旧时也不仅仅就是装吃的,随着时间的推移,便于运送物品的提盒不仅有了格子、分层盒,也被赋予了更加多样化的功能。
在历史影视剧中,常见到结婚或者下聘礼时,会有各色礼物,其中不少是通过提盒出现的。而这样的提盒,自然与“食盒”有着名称上的区别,所以这样的提盒也叫“礼盒”(俗称“谢篮”)。尤其是古文人的加入,赋予提盒更多的文化味。因其实用性,古代文人外出或者在野外雅集时,常会用提盒装上纸张卷轴、笔墨纸砚以及书籍手稿,于是就有了既可以盛放文房用具,又能满足外出之需的书房专用提盒。至明清时期,提盒差不多是文人雅士文房里的必需品。在他们的参与设计下,提盒的形制变得更为精巧,工艺也更加讲究。
从现今的留存来看,明清文人的提盒多以高档木材制作居多,其间不乏用黄花梨、紫檀、鸡翅木等传世物品。红木材质之所以会保存收藏,除了木材和工艺的价值,凡是经过岁月洗礼的一些旧时使用的老玩意儿,都是“宝”,也是为记录这道渐渐远去的风景。
我依稀记得,八九十年代这类东西还是很多见,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,基本都为“食盒”与婚嫁用的“礼盒”,且竹子制作的最常见,主要得益于南方气候适宜竹子生长,取材容易,价格低廉。那时的提盒形状有圆形、椭圆形、长方形,有单层的,也有二层、三层的分隔提盒。记得那时我爷爷也是竹编高手,单凭该手艺养活着我的家人。
现今中国很少有家庭使用了。尽管这门手艺在慢慢消失,但还是有一群人在坚守,用独特的设计,顺应时代的步伐。一份静好,一种领悟,于繁华处不惊,于喧闹中不扰,拥有一颗简单的心,享受生命中的阳光与温暖。用木色温润你的心底,像黑胡桃木的纹理一样,清晰可见,追求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美好。
原创设计,独具匠心,传承传统造物方法,赋予纸巾盒新的使用形式。平心静气,禅心自现,集实用与雅致于一身的提梁纸巾盒,既实用,又是提升环境的装饰亮点。满足多种场景使用,在茶室、在客厅、在卧室,为生活增添格调,既是纸巾盒又是生活家居的装饰品,满足使用的同时温馨您的家。
我觉得虽然专门收藏提盒者不多,但这道曾经的风景令人难以忘怀。家有一提盒,生活就多一抹色彩。